《笠翁对韵》第3集
王伟勇教授主讲
年2月22日
学生:向老师行鞠躬礼,老师好。
老师:同学早,请坐。
学生:谢谢老师。
老师:昨天回去有把一东韵一段、二段、三段都念一遍的请举手。不错,今天人数多了。我明天再问就全部要举手了。先把它背熟。我们上课前,你把一东韵的三段念一遍给我听。“天对地,雨对风”,三四:
学生:“天对地,雨对风,大陆对长空。山花对海树,赤日对苍穹。雷隐隐,雾濛濛,日下对天中。风高秋月白,雨霁晚霞红。牛女二星河左右,参商两曜斗西东;十月塞边,飒飒寒霜惊戍旅,三冬江上,漫漫朔雪冷渔翁。”
老师:第二段,“河对汉”,三四:
学生:“河对汉,绿对红,雨伯对雷公。烟楼对雪洞,月殿对天宫。云靉靆,日曈朦,蜡屐对渔篷。过天星似箭,吐魄月如弓。驿旅客逢梅子雨,池亭人挹藕花风。茅店村前,皓月坠林鸡唱韵;板桥路上,青霜锁道马行踪。”
老师:第三段,“山对海”,三四:“山对海,华对嵩,四岳对三公。宫花对禁柳,塞雁对江龙。清暑殿,广寒宫,拾翠对题红。庄周梦化蝶,吕望兆飞熊。北牖当风停夏扇,南帘曝日省冬烘。鹤舞楼头,玉笛弄残仙子月;凤翔台上,紫箫吹断美人风。”就这样,每天就这样练习。
来,我们今天继续,把昨天我准备的额外讲义拿出来。昨天讲到的王世贞,我们说明代后期的后七子之一的领袖王世贞,小时候的一些表现,他所看到家乡的这些人,他替潘夔写,他自己小时候也蛮聪明的。
我们慢慢看下去。下面这位说起来是乡下小孩,叫做杨继盛,集子叫《杨忠愍集》。你看他这个愍,愍就是同情,你就知道他其实是运道,尤其收尾的人生是很悲的,非常令人同情,因为他所在的时代正好是严嵩专政。各位知道明代有几个,刘瑾,严嵩,这些宰相,东厂西厂,搞得士大夫搞得文人都惶惶然的。可是杨继盛毕竟是个硬颈的人,他是明英宗时代的,《杨忠愍集》是他的集子,他弹劾了严嵩,被赐死。
如果你现在到北京去,有些城隍庙所拜的,人家奉为北京的城隍爷就是拜杨继盛。对对对,北京,你到北京去,有个城隍它祭奉的那个人,不是我们一般的,有时候就是杨继盛。
你看他的年谱,这是他自己写的年谱,说几岁怎么样,几岁怎么样。我把它节略了。说年八岁,他就夏天牧牛,有时候住在场园,有时候住在瓜圃,有时候在瓜圃下,有时候在稻田里。然后到村庄的私塾里,看到每个书生,每个学生,生徒,小孩子在那边,见“揖容之美”,很有礼数的受教养,吟哦之声,他非常喜欢那种环境,也想要读书。结果他哥哥说,“你年纪那么小,读什么书?”他说“我年纪能够牧牛,难道我就不能读书吗?”换句话说,我牛都可以放,读书对我来讲应该是没问题才对。因为他务农的人家需要他帮一点,小孩子,“村庄儿女各当家”,“童孙未解供耕织,也傍桑阴学种瓜”,小孩子也有小孩子该做的事。所以他哥哥说,“不必,不必。”结果他就去告诉他父亲说,“我想学习”。很多时候,务农的人家,我们在花莲长大就清楚,你想要读书,有那个发愿心,你告诉你的父母,只要家境稍微OK,不是那么样的农忙,基本上会非常的支持你去读书。所以他跟爸爸讲了,就到私塾去了。
你看看后面一句,“受书四五过即成诵”,老师教他读几遍,他就自己能够诵。课堂上上完了,放学之后他就去学牧牛事。对你们来讲大概都不可思议。我们在花莲,我的舅舅,我的外祖父一共有十个小孩,所以我有六个舅舅,三个阿姨,我妈妈是最小的。三个阿姨在乡下,他会觉得说女孩子不是生产人口,就送给人家,所以三个阿姨都不在父母身边,妳是多吃饭的,不能出劳力。只有妈妈最小,大概还不能工作,只有她读书。所以每天你就看到舅舅他们,表哥他们每天在放什么、在做什么,也不容易,为了一口饭吃。早年尤其是以佃农的身分,在耕者有其田政策之后,佃农才能够分到一些土地。所以真的是,我读到这个,每一次就想到自己在花莲长大,虽然我很庆幸,我是父亲在小学教书,妈妈也在小学教书。十个兄弟姐妹里头只有她读书,我妈妈也嫁给读书人。所以我们是很幸运的,从小就是读书的家庭。可是表哥、表兄弟,我们就跟着后面,也是“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”,表哥他们坐牛,我们上去坐一下,我们也放羊。一个公务人员家庭,要养起四个小孩,一个妹妹,我们有五个兄弟,很难的,非常辛苦,那时候薪水新台币只有四百块。所以我们家里也放羊,也养鸭,小时候很多事情,农村的事情我们都会。所以看了这个记载就心有戚戚焉。
我常讲现在的学生大概叫饲料鸡,我们叫土鸡。你不可想像说农村是怎么过活的,但是我告诉各位,你要去了解。因为毕竟很多的文学,你现在看到的,不管是《十三经》,不管是很多诗词所描述的,都是农业社会,它的背景是农业社会,不是现在的工业社会、科技社会。你读《诗经》,读到了七月,读到七月记载的生活点滴,读到这些事情,如果你能够用现代文明去了解,借由书本的认识,或是偶尔到农村去了解,真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,他们怎么样昼出耘田夜绩麻,那种生活了解一遍,你的生活经验有了,你读这些东西就非常亲切,就会不隔,我们说文学有时候隔与不隔,你就会不隔。如果不知道,就自己从书本的经验去读。所以你看看读书以后,我们就要帮忙牧牛事。到了“冬十月”,我们讲说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冬天了,一切的东西摆下,米该缴的,或是该籴该粜的都完成了以后,“从塾师肄业”,又再去学习。各位,那时候不是像现在,我们现在新学制。读一读,停一停,帮忙,农务忙完以后就去读,你看这样的生活。
到了十岁从塾师学,就正式的到私塾去跟老师学。“对句辄善”,好厉害,老师教,他对句就做得很好。有一天客人来了,“沽于馆”,老师就出了对子。他说在这边,想要在我们学堂里头吃吃饭,结果老师就出了对子说,“无酒是穷主”。很抱歉,我们有时候自己消遣,“寒夜客来茶当酒”,你到我家也没酒,我就茶当酒来接待你。他说很抱歉,你来我这边,我是寒酸的私塾老师,无酒是穷主。他马上就对了,“有儿为名臣”,你看看,我这边培养的小孩,以后恐怕都是将相之臣。客人非常叹赏。“父由此钟爱之”,他父亲从此以后就非常的喜欢,所以学校学的东西到家里运用,爸爸看到小孩子能够这样。
那句话,“而庶母意亦稍稍敬矣”,这句话我本来不列了,但是我还是列下去。各位,在古代的社会,一个人娶了三妻四妾,那个环境的结构,为了传宗接代,娶了妻子,她不能,没有男孩子,必须要第二位怎么如何。我们现在科技的时代就知道,有时候不能生小孩不见得是女生的事情。可是现在不是这样,一切的罪过,妳这不能。所以他家里,他爸爸正式进门的,他的亲母亲;一个庶母,就是这个庶母。进门的才叫母,另外一个妾,那个妾是把他们闹得蛮惨的,结果他爸爸只好把家产分成三等分,妾的那边归过去。他跟他亲生母亲是最弱势,他庶母的权位反而比较强,出来场面不管做什么,那个庶母。本来对这个小孩,因为看他妈妈也老实,欺负得好厉害,结果没想到看到这小孩读书之后,还能够这样子,他庶母对他的印象慢慢改观。所以各位,我们以前讲一句,说妳在家妳听父,出嫁妳从夫(抱歉,我说古代的社会);也说过一句话,“妻以夫为贵”,你的“母以子为贵”,小孩出头了,父母的光彩就来了。所以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环境不同。
我们看下去,十三岁,有一天老师出去了,“同学作布阵相战之势”。各位知道,这都难免,小孩子调皮捣蛋,不像我们非常规矩,老师不在了,大家就骑马打仗,我们现在这样讲。老师来了大家都躲起来,生怕被老师责备。老师就全部叫出来跪着,出对子说(这当然都是那个场域),当下出了一个对子,“藏形匿影”。你们看到我来,每个人都把形影藏起来。藏形匿影,平平仄仄。他说,“对成者先起”,谁先对了谁就免跪,站起来。结果他就说了,“显姓扬名”。各位显姓仄仄,扬名平平,你看动词名词,动词名词,藏动词,形是名词,匿是动词,影是名词,非常对,词性对,平仄也对,结果杨继盛就对了显姓扬名,我以后一定让你。所以我们常常讲后出转精,老师的可贵就是,相处之间最没有隔阂的,父子亲情之外就是师徒之情。我们当然都希望,父亲希望有人克绍箕裘,我们希望衣钵相承,我们都希望这样。所以你能够把老师的一切学了,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大家都听过。老师是不会嫉妒学生的,如果这个老师是一个传统、正常的老师。我刚刚这样讲,就是现在功利社会,有些老师跟学生的关系非常紧张。我非常的,托天之福,我跟我学生的关系都非常好。所以我说你跟老师学习,“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,是丘也”,孔子说过,各位在我身边学习,我把所知道的告诉各位,没有隐藏,这就是我孔丘,我们老夫子说过的话,我们也是这种胸襟,我希望同学们也是这样。所以老师听到,此绝对,你对得好,对得好,不但说他不必跪,我想还称赞得要命。“自此相爱之甚,教以作文法”,对句会了,这小孩子有天分,我开始教育你,我们集字成句,句句成章,我开始让你作文。我们讲明代,他自己写,这位牧童,慢慢的进入私塾,然后光耀门楣,这是十岁的时候,他告诉你十三岁他能够对得不错,进入私塾里头开始,也是从对句入手。
我们再看明代张志淳,他的《南园漫录》。张志淳是一四五七到一五三八,他也是进士出身。很奇怪,只有那个杨继盛,我写了个一五一六到一五五五,不必跟你讲他活的年代,有时候助理打字的时候,突然加了这个,其他人他不加,都要我慢慢补。我们讲说一致性,每个人活的时代,应该让你知道他在什么时代,张志淳是一四五七到一五三八,明代人。
好,我们来看看他记的是什么。“今阁老西涯李公子”,怎么念知道吗?我们昨天讲的一个人是谁?李西涯是谁?李东阳。阁老,称他阁老就是宰相的位阶,我跟你讲,文人还能够辅助行政,真是难得。我们的阁老姓李,李阁老,尊敬就是西涯李,把字号放前面,姓氏放后面。说李东阳的公子叫做兆先,“颖敏有异”。我第十跟第十一是要告诉你,难免有些学童小时候调皮捣蛋,他对得有趣,但是不见得是雅的对句,也被记载下来,好玩的。我们来看看,是不是所谓的likemother,likedaughter;likefather,likeson,会不会是必然结果?爸爸是宰相、是阁老,小孩子非常聪明。“而不事举业”,各位这小孩很有个性,照道理讲你书生人家,如果你没有走上科举之路,好像一切的功名就没有了,可是他就对这个没兴趣。这就好像说,对于初考、高考,内地这样讲,正规教育要让你这样,升学道路你不走。各位,在大家都这样的环境里头,你要做特别的决定,非常困难。
好,我们看下去这小孩,每天就“狎游于巷曲”,因为他是宰相之子,他当然家里有那个环境,每天就到处游狎玩乐通常你看到狎游于巷曲,就好像到歌馆楼台去听听音乐,每天漫游过日。结果爸爸知道了非常难过,也不知道该怎么启悟他,于是就在他书屋的墙壁上(找不到人,整天小孩就想往外跑),他说你“今日东街,明日西街,科场近了,秀才秀才!”各位,你知道三个考试中,秀才是最基础的。儿子,你最起码这个秀才你也要吧,给我考一下吧。秀才、举人、进士,我们是这样,古代考秀才不会太困难,各位你只要把四书读熟了,如果以宋明以后(下次我会特别有个单元讲科举),他出一个题目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,出了,你知道说这是谁说的,然后破题上就说出自于《论语》什么人说,你大概就会及格了;如果你一破题就错了,那你就出去了。
你看下去,爸爸就告诉他,请问一个宰相……这个有些东西,就好像佛印跟苏东坡的故事,你就把它当作故事就好了,你要去考证是不是事实,常常有时候不见得如此。我不敢说完全没有,佛教希望借助苏东坡名气来传佛道,苏东坡也希望借着儒者认识佛教,所以双方面都会有一些跟佛印的故事。要说起来我又可以说一天,太多了,你如果听苏东坡,我们也会上到他,因为苏东坡的作品,被引到《笠翁对韵》里头,我们有空也会谈。我是很怀疑这样的记载,因为张志淳(是别人)记的,以李东阳的水准,出一个“今日东街,明日西街,科场近了,秀才,秀才”,除非他儿子真的很笨,看不懂,所以写得那么俗。他意思说考试快到了,你要注意,秀才秀才,你读点书吧,至少考上秀才。
你看这个儿子,他的儿子,兆先看到了,“而别题于下”,在爸爸所题的文字,再题了一下,“今日黑风,明日黄风,调和鼎鼐,相公,相公”。你知道为什么说这个话?当时自然现象非常怪异,各位知道明代,本来我们现在是讲,有时候就是风跟水的集合,天候变化,产生了一些东西,台风也好,或是龙卷风。天有异象不见得都是,可是知识没到达那个层次,我们就会认为说,人是怎么作祟,老天如何如何,常常会这样来说。他说你看看,今天刮了一阵黑风,明天刮了一阵黄风,你知道飞沙走石,你看那一阵子正好气候有变化。调和鼎鼐,各位调和鼎鼐,是哪个人才才可能调和鼎鼐?绝对是宰相,是吧?鼎跟鼐都是煮东西的器具,是大的,绝对不是小的。一个国家,《道德经》里头讲,说“治大国,若烹小鲜”,我不晓得你们对这句话是怎么想?你不要以为烹小鲜容易,小鲜绝对不会煮一样,小鲜就要虾米,什么小鱼,什么的,你要做个小鲜是各种料理都来,所以烹小鲜不容易,各方面你都要周到。有人还以为说那就好像很容易。每个人对文字的理解不太一样。我相信老子是不会那么草率的说,他说治理一个国家,一个大的国家,这边有意见,那边有意见,就好像小鲜加在一起,你做事的人你该怎么样怎么样,应该是这个意思。
所以它有这个异象,他说爸爸你是一个宰相,现在今天一阵黑风,明天一阵黄风,天这个异象,是不是有些人该做的没有做好如何的。“相公,相公”,宰相,宰相爷,宰相爷,你好好管你的事吧。你看看这个儿子反唇相讥到这个地步。这个记载跟前面的几个记载,就有点谐趣,知道?我们说有点谐趣的对句,你就姑且看之。好,说那时候有多风之异,所以“一时喧传都下,甚至内侍俗夫亦能道之”,说这父亲跟小孩的对句,道得大家都清楚如何。
以前台湾有一出布袋戏,叫史艳文,也常常搞对句。那有一个叫做怪老子,就专门在对句。所以对句的运用非常广,我讲的俗套,连布袋戏它都要,演戏时增加氛围,烘托剧情,都会用的。所以不要小看汉学基础这个对子。
我们再看下面,也是好玩的句子,周楫的,他是一四四六到一五O五,一四四六到一五O五,属于明代比较前期的,作品叫《西湖二集》,他是成化时候的进士。他写了一段故事,你看他这个题目就是在嘲笑郡守没读书,你看他题目叫做“愚郡守”,有没有看到?“玉殿生春”。这个单元,《西湖二集》有个散文,有个短记载,这个记载你单单看到就是愚郡守。这就有点像台湾民间有很多的民间俗话,民俗故事。有些憨女婿,常常就是这样,一群人来了,他也要学学人家有学问的人,人家就嘲笑他,你不要看憨女婿,他也有聪明的时候。你嘲笑我,他有一天走到了群体当中,他说“苍蝇爬红皮,我来变惊奇”。各位苍蝇常常在西瓜里头吃有的没的,有人来了苍蝇就飞了。他说你们常常嘲笑我,他要irony你,要讽刺回去,你看我一来你们都哄堂大笑,你们就像苍蝇一样就滚了起来。每个人就被他打了一巴掌。很多这样的故事,在民间,如果你要听民俗故事,我又可以讲一年。这两则我是觉得说,在民间那么样俚俗的也有。
我们看下去说些什么。他说你看,你看这个愚郡守到了十六七岁的时侯,“人大志大”,守著书本,毕竟也读得下去。那时候知道,“方会得对课”,就是能够对对子的课程。你道他对的是怎么样的妙吗?李先生就说了,他说老师出了一对句说,“一双征雁向南飞”。这郡守是谁?就是赵雄,各位看看,这名字叫赵雄。愚郡守当时对的是什么?“两只烧鹅朝北走”。各位你一听就是好笑,这什么对句,就好像“孔雀东南飞”,对不对?有人就对了说“乌龟西北走”,什么对句!知道?〈孔雀东南飞〉不是一篇叙事诗吗?汉代有名的诗,你怎么对,以为东南对西北,然后孔雀对乌龟。Ridiculous,好笑!就类似这样的有趣!
好,你看看,老师出了题目叫,“门前绿水流将去”。各位,你读文学的时候,或是听戏特别注意一下“流将去”这样的字眼,“将”都是助词,没有意思,就是流去,这等于是话这样说。所以这个私塾的老师,也是蛮俗的,但是俗的还可以读,门前绿水流将去,就是门前绿水这样流过去。今年是鸡年,我下次会抄跟鸡有关的对句。我们在鸡年最常念的大概就是唐寅的〈公鸡〉,“头上红冠不用裁,满身雪白走将来,平生不敢轻言语,一叫千门万户开”。这诗好不好?非常好,咏鸡的诗,就这一首我非常喜欢。你知道我为什么念这首给你?它有一个“将”字。公鸡头上红冠不用裁,牠戴的帽子,古代文人上课时候有文冠,武人有武弁,文人有文冠,照道理就要戴一个官帽。我下礼拜戴一个官帽来好了,开你玩笑。所以你看那个公鸡,你看雄赳赳气昂昂的,牠有文人的气质,不必特别去裁剪给牠,头上红冠不用裁。满身雪白走将来,各位你知道是漂亮的吧,是个什么样的公鸡?白公鸡,白公鸡漂亮,红红的鸡冠,你看多么的凸显。“走将来”,看到这三个字了没有?“将”字在动词后面,我刚刚讲有没有意思?没有意思,就是助词,走过来的意思,知道?所以不要刻意,无意义,就这边的“流将去”一样,满身雪白走将来。好,后面就把精神,前面两句写起来甚是俗,可是后面两句就是好,意在言外。这就好像“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”,谁都会说,白日当然顺着山下去,黄河入海还留在海边,你也会说我也会说,但是后面那一语双关,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,鹳雀楼的七层,如果你要看得更远,你就登高去,最高处,你就可以如何。固然是讲登鹳雀楼实际有形的样子,但是无形的意义,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这个都是,作诗要能够流传,就要有精彩的句子,哪怕你有一句精彩的句子,一首精彩的诗,历史上都会记着你。
我们慢慢介绍,其实你们假设汉学这个过程要走,其实中国文学史跟中国思想史,是必须要上的。如果在学校里头,其他课程专业看以后你要怎么走,就整个文学脉络是怎么走的,从《诗经》先秦时代一直到明清,甚至于到民国;然后思想史儒佛道,究竟是儒家怎么演进,佛家是怎么一回事,道家怎么一回事,三教。我们在大学里头,都要修这两门,在中文系所谓放宽视野的课程。但是我尊重我们极乐寺这边的安排,先上蒙书是没有错的,基础,大学已经来不及了,就赶快教其他东西,但是我们就从这边扎根。
好,我们看下去,所以“流将去”,我们看那个鸡的诗,你看,“平生不敢轻言语”,平常静静的,然后“一叫千门万户开”,这个公鸡只要一叫,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全部要起床,不能再赖床了。雄赳赳气昂昂的鸡多有精神!所以鸡年的诗,写鸡的诗我最喜欢这一首了。读过吗,你们?没有,我下次会写在讲义。“流将去”,你就记得以后,你看演戏的人说“把马鞭拿将来”,不是把将来拿过来,不是,就是拿过来的意思,记得这个“将”字。
结果你看这个愚太守就对了,说“屋里青山跳出来”,好吓人,还有这回事?他要学宋代人,“两山排闼送青来”,宋代王安石他们的诗,有时候真有一字之妙,常常是一个字就让整句话很漂亮。譬如说我们一大早起来开门,他说两山,一开门见山,这很单纯,如果你这样叙述,就叫文章的句子。两山排闼送青来,说我一门开,好像青山帮我们开门,就把青色送到我眼前,“排闼”,一个门里头再一个达,到达的达,排闼,那个句子就用很妙的一个字。“春风又绿江南岸”,绿色的绿字,本来是颜色字,他把它当了一个动词。这都是精炼的诗词的句子会出现的,文章就不会这样锻炼,只有精炼的语言,因为平仄押韵的关系就会炼字炼句。文章不是说不必炼,只是不必要炼到这样,因为他必须把话说清楚,诗不是,是精炼的语言。他想学精炼的语言,可是一看下去,屋里青山跳出来,仄仄平平仄仄平,平仄都对,那个跳出来,你觉得好玩不好玩?你是觉得非常俗,不会像那排闼送青来,不会那个样子,你不会觉得它雅就对了。所以我讲过这是谐趣,他是开愚郡守一个玩笑。
凡是所对,说郡守小时候所对之课大概都是这样。后来到了二十几岁,“自知愚鲁,发愤攻书”,才发愤读书,人家都笑我,也渐渐通其一窍。后来赵雄也觉得有些意兴发动,然后负了一些技艺。他自己也觉得说,我现在读了一些书,我如何这般,他也想到临安来科举。各位,临安当然就是现在的杭州,南宋的都城,从汴京移到了临安,就是现在的杭州,来科举。“你道一个极愚鲁之人,略略写得两个字『之乎者也』的,便要指望求取功名,场中赴选,十个人笑歪了九个的嘴。”
各位,这是通俗小说,通俗文章记载的事。我选这两个就告诉你说,对句也可以对得那么谐趣。如果你认为这是插科打诨,就好像说戏台上演戏的人,你不看主角,你去看翻筋斗的那些配角,也可以了。只是赏戏的优雅不一样,各取所需。不过我们常常会讲,一出戏的成功,丑角是蛮关键的,你演得好就让这出戏雅中有趣,演得不好就叫做粗俗。看戏还是一门学问,李渔就很会看戏,下次我再说他,告诉我们。我很会说我再说,因为后面很丰富,所以我下次我再说,下次我再说,不知道累积了多少的下次。
好,我们再来看一个,第十二个,归庄。讲到归庄,就不得不联想到顾炎武。我昨天说了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,王夫之,顾炎武,还有谁?黄宗羲对不对?各位跟顾炎武并称的还有一个怪人,我讲怪人就叫做归庄。当时他们在江苏昆山,顾炎武是重瞳子,归庄是个怪人,他就偏偏选在坟墓边住。常常报纸上登,有些政治人物写了要讽刺人家,说“人何寥落鬼何多”,人何寥落鬼何多就是归庄的句子。不过他很了不起,在专制时代他对他太太,那首诗是这样写,他说两人做安乐之窝,“安乐窝”,安乐窝其实是北宋邵雍的,安乐窝,他引用了一下,说我们两夫妻,就在坟墓边做了一个安乐窝。“妻何聪明夫何怪”,我太太多么聪明,我多么的怪。你看对太太可以称赞聪明,这个人也蛮有气度的。我所谓的他行为非常怪异,并不表示他没有学问。礼教的束缚之下,他有特别的举动,各位知道孟母三迁,其中有一个就是因为太靠近坟墓,赶快迁移一下,免得每天都在学送葬歌,然后你这样,我就偏偏要反其道,怎么样?挑战这礼教社会,所以这就是刻意为之。好,“四邻接幽冥之宅”,我的四周邻居全部是幽冥之宅,都是坟墓。“人何寥落鬼何多”,各位,这是在那个时代不得志之言,明末清初局势那么乱,我没有安身之处。你看看现在人何寥落,都是鬼,讽刺那个时代没有几个好人,知道吧?这种诗读一读,知道它的寄意就好。但是常常在纷乱的时代乱了,常常会被人家拿来引用。这就是归庄,他活的年代是一六一三到一六七三,已经是明末了,江苏昆山。
在文学史上常常有一句话,叫做,一六一三到一六七三,“归奇顾怪”,归就是归庄,归庄是奇怪的人,顾炎武是奇怪的人。我如果告诉你说,归庄是谁的后代,你一定会吓一跳。所以我说乱离的时代,他是故意做那些非常的行为,要抗这样乱离的,而不是说他真的是糊里糊涂、不入流,不是这样。你读他的作品,你读他的文章,很多都足以警世,行为是刻意跟时代对抗。他是归有光的曾孙。
各位你读过归有光的文章,我们称赞,归有光六十岁考上进士,那觉得好老好老。古代进士如果很早考的,我下次会专门讲科举制度给大家了解,因为你读古书难免会碰到这些。如果你从进士要考试,明经很年轻就考上,进士通常你在四五十岁考的,反而是很正常的现象。当然归有光考到六十岁才上,也是蛮晚的就是了。后来归有光在明代散文上有一大特色,写日常琐碎的事情表达了他的亲情。各位〈先妣事略〉、〈项脊轩志〉,知道?归有光,读过归有光的文章吗?他家里细琐的事情写一写,我常常从这里面过,然后过久了以后连声音我都能够辨别,“三五之夜,明月半墙”,“珊珊可爱”,都是他的文,让你觉得非常贴切。这是生活琐事,我们讲说农村的生涯规划就是细生涯,闲做事,细生涯,细细碎碎的。你看,妇人家今天一大早起来煮饭,然后怎么样,喂鸡、除草、打扫庭除,一下子黄昏到了,农村就是细生涯,琐琐碎碎。可是归有光就可以在这琐碎生活当中,把它写成了散文的特色,觉得好亲近,因为好庶民,大家都看得懂。所以它不会像科举文章那么八股,让人家只觉得有形式没有内容。如果有兴趣,归有光的文章高中都要选一些,像〈项脊轩志〉、〈先妣事略〉都会选一二篇文章。他是归有光的曾孙,曾祖父是那么样平淡近人,他怎么做些怪行为?时代,生不逢时,故作怪。
为什么叫做顾怪?我刚刚讲顾炎武是重瞳子。在历代有几个重瞳子,你们知道吗?文的、武的,你们知道哪几个伟人是重瞳子?在没有信史的年代就有一个人是重瞳子。当然你也可以说仓颉,有人说他三个眼睛。我讲重瞳子,我以前没看过,但是重瞳子是怎么一回事?他说你看人家画,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个眼瞳,有些人旁边还长了一个。舜,在没有信史的时代尧舜那个舜,他是重瞳子,所以重华重华,亮。还有谁知道吗?项羽重瞳子,楚霸王不得了,人家一个瞳子,他两个,这么唔了一下,你一个眼珠转就吓死了,他两个转,不得了!不过我一个朋友他是旁边一个点,一个黑点,我问他,他说没有没有。我看都是一个瞳子,那个没有作用,不会说两个。所以我开玩笑说,难怪他一目十行,因为人家一目两行,他可以一目五行,他一目十行。项羽重瞳子。还有一个人叫李重光,知道谁吗?如果项羽叫做楚霸王,是武将的话,还有一个文人,文人皇帝,你们蛮喜欢读他的,但是读了就非常气愤,那么不争气。他的词你非常喜欢,我们说词中之帝王。李重光,李煜,李煜有没有?它是一个火一个日,你看煜字正当中它一个火,好亮。他也是重瞳子,李煜的长相也怪。所以你读他的词就觉得好同情他,不该占的位置偏偏他去接了。但是你又很气,占了那个位置又少一根政治神经,南唐就这样亡掉了。要说李煜我也可以说一天,我们慢慢来。各位再下来就是谁?顾炎武。各位几个重瞳子里头,前面非信史的时代,传说人物,舜,重瞳子,蛮正面的;楚霸王,你们肃然起敬,关于楚霸王后来人怎么论他,我们后面《笠翁对韵》里头也有人提到,我到时候再说。所以顾炎武,请记得他也是重瞳子。顾炎武的《日知录》,毫无问题,我昨天介绍了。
所以你知道归庄这个人。好,我们看,说“徐澹宁以华亭相之曾孙”,徐澹宁。我说过了华亭,你比较不知道。这个华亭相,一看到相就是宰相;华亭,当然我们现在来讲,就是现在松江府华亭县。松江府华亭县就是现在哪里?你只要看到松江(松江府华亭县),上海市。你的籍贯在那边,我就用籍贯来称你。所以中国人的称呼真是头痛得要命,你知道,像孔子,要讲孔子的学说,你当然说“洙泗之学”,因为有两条水,洙水、泗水,因为孔子家乡住的。所以一个地方有伟人,山水都增辉。你可以讲说孔丘孔丘,有没有?为什么讲那个?就是泰山之下,我们变成了鲁国所在地,鲁学。什么的框架,山可以来代指你,水可以来代指你,然后所在地也可以代指你。所以华亭相是徐阶,双人徐(你自己写),徐,阶梯的阶。他是用地名,他的曾孙就是徐澹宁,他的曾祖父华亭相。你看他的曾祖父是宰相,不然他不会写相。宰相是上海人,是华亭人,就叫华亭相。用地名加上了他的职称。如果没有读书经验,你单单考索这个人物你头都痛。他叫做徐阶,知道?双人徐,阶梯的阶。他是明世宗时代一五O三到一五八三。徐阶他是探花。他的曾祖父不但是中进士,还前三名。探花究竟怎么一回事,我下次讲科举制度会一系列跟你们说。
所以归庄在记的时候,这个人很奇,可是他对于该记的,该有的,该避讳的,该尊敬人家的,遣词用字他写得很细心。“徐澹宁以华亭相之曾孙,为王文肃公之孙壻”,你看了头会痛吧,你看看文肃公,一定是他过世之后朝廷给他的谥号,他的名字没写,是王文肃公的孙壻,孙女婿。好,王文肃公是谁?王锡爵,金银铜铁锡的锡,爵士的爵,爵位的爵,会写吧?王锡爵。所以你在读的时候,哦,原来这样。说徐澹宁他是徐阶的曾孙,是王锡爵的孙女壻。各位你看看,这个仕宦之家,大家门当户对,我的曾孙就去娶你的如何这般。然后你当然就知道,王锡爵跟徐阶应该是同一辈的,王锡爵是一五三四到一六一四,跟徐阶大概是同一辈稍晚的人。
好,继续看下去,要介绍这个人讲那么多。你看他是那宰相徐阶的曾孙,是王锡爵文肃公的孙女婿,是“缑山太史之壻”。我的天,缑山太史的女壻,孙女婿再下来就是女婿,把他的辈分,把他的家世,介绍得非常清楚。缑山太史是谁?王衡。我这个姓氏王,你看缑山,这个字念ㄍㄡ,我下次会介绍这个地方(缑山县擅于吹笙,是一个音乐非常重要的仙人传说在这个山。缑山的王衡,平衡的衡。)你就可以知道,徐澹宁真的是出身不凡。可是好可惜,生在明末清初,当清兵打下上海松江府的时候,没办法,他携家带眷逃离了,把所有家产全部散掉,赶快逃,逃命要紧。满清入关汉人要逃。所以他的曾孙,我这样讲时代不一样,环境不给他,我们也没有看到他有任何职务,直到他散尽家财,保命要紧,往南边逃。好,我这样介绍你就知道说,不得了的一个身分。
“素不慧”,不太聪明。十余岁的时侯至王氏贺,他到王氏家里去祝贺人家。他的老师就叫做陈眉公。又来了,陈眉公,你看,各位陈眉公我如果讲他的真名,你就要注意他,陈眉公什么身分?叫做征士。请记得,以后你看到征士两个字,我等待被人家征召的人。请问他现在是做官还是隐士?隐士,非常好。所以陶渊明,人家爱写陶渊明的事迹等等,也会写陶征士,他非常有贤才。各位知道我们古代的方士,除了考试之外,你要举贤良方正,你是贤良,你是方正之人,地方大家都传说你的故事,就推荐给朝廷,也有这样由地方推到中央的。所以征士就是等待被人家征召的人,基本上就是隐士,从字面来。
各位有没有听过乡下,如果你很有热心公益,非常奉献地方,尽瘁桑梓,我们常常会称这个人叫什么?他没有功名,我们会称他什么?员外。员外,各位你一看到员外,就是standby的人,知道?我在乡下因为大家都尊重我,很可能你哪一天就要被朝廷征召过去,你就要正式的一个缺就要去占了,只是你现在还在standby而已,叫做员外。听过吧?员外,所以这是员外,这是员外,地方士绅,还没有功名的。所以征士,就是隐士。懂意思吧?古书常看到你就要会。
“固冰人也”,他是一个非常冰心自洁的人。陈眉公就是陈继儒,继承的继,儒家的儒。你看看这个名字,他在当下是非常有名但没有功名的文人。如果我讲一本书,大家大概就,哦,原来是他,好多明代通俗小说,很多人都说是陈继儒编的,陈继儒。《今古奇观》知道吧?《今古奇观》。假设是陈继儒编《今古奇观》,你知道《今古奇观》的最后一篇是什么吗?你们假如喜欢看有趣的故事,《今古奇观》你可以拿来翻一翻,苏小妹三难新郎,苏小妹跟秦观要结婚的时候。各位你想想看,一个地方上的隐士,一个私塾的老师,有学问,但是不走功名路子,这样的一个人。假设《今古奇观》是他写的,为什么要塑造出一个苏小妹?苏东坡没有妹妹,苏东坡只有一个姐姐苏八娘,嫁给她表兄。可是二十七八岁就被刻薄,所以他姐姐很早就过世。他有一个姐姐苏八娘,他没有妹妹,没有叫苏小妹。《今古奇观》塑造出来的人物。苏小妹非常厉害,你看秦观大文才,秦学士,洞房花烛要进门的时候,还要苏东坡给他推一波,“一石击破水中天”,你才能够如何,听过吧?《今古奇观》最后一篇。假如想要看,google一下大概也有,不过你要看很久,很长,借书来看是最快。请问为什么?他总认为likebrother,likesister,有其兄必有其妹,只是没有给女子受教育的机会。所以很多人为女子不平,一个所谓的塾师,一个民间教书者,他也感觉到。
所以到最后,清代有一个人就特别招收女弟子,就是要锻炼,把女生锻炼得好好的,他的门下就是女弟子一堆。什么人?袁枚。袁枚不是有《随园诗话》吗?他觉得你是不给女孩子机会,给她,兰质蕙心,冰清玉洁,她们可以跟男孩子PK的,现在的话PK。你可以看看现在高校里头,好多文学院的学生几乎都是女生,男孩子的文才不知道摆到哪里去。你也许说理工如何,早年理工科,整个机械系、土木系大概只有一个女生,知道?民国六十几年那时候,五六十年。现在不得了,工科也会有些女生了,文科男生少,文科女生多。可见性向也许还是真有区别,女生适合人文、商业,男生适合什么,恐怕是这样。所以我说世界的结构,阴阳的结构,有些次序不能破坏。当然到最后特殊的才华一样的时候,男孩子的才华,女孩子的才华,我想顶端的一群应该是OK的,但是普通的性向还是会有区别。所以我们常常讲,中国人讲求的太极就是阴阳调和,我们不好绝对一刀切,白就白,黑就黑,中国人不适合这个个性,至少中国社会也不适合。这时候你们心理学或是性向学,再去研究。
我跟你介绍陈继儒,让你有印象,这个人正好偏偏做为宰相曾孙的老师。他就问了,文肃公就问(当时大概还不是他的孙女婿),他说请问,“徐郎已能下笔作文否?”大家都知道宰相的曾孙,大家都知道有这个男孩子,大家要门当户对。请问徐公子能不能作文了?老师说实话,“未也”。所以他教的时候不求速进,“不即以举业为事”,不马上让他去考科举,因为科举的时候很累,就好像你现在要考高考、初考那样,教科书读得滚瓜烂熟,到最后变成考试机器一样。他也看出来,恐怕走科举的路,这个公子没办法。结果这个讲了,好了,就算他不走科举的路,“然则必能作对”,那至少对句会作吧?各位你就可以知道,对句是一个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0431gb208.com/sjszlff/1265.html